上海人一般欢喜把馒头和包子统称为馒头,如淡馒头、菜馒头、肉馒头、豆沙馒头、小笼馒头、生煎馒头……其他馒头外地许多地方都能寻觅其踪迹,唯独这生煎馒头只有阿拉上海才有。但上海生煎馒头并不是上海人发明的。据老法师讲,百年前,丹阳、武进等地闯荡上海滩的前辈看到上海小笼馒头蛮吃香,但要超过那些店和摊头的水平,看来也不大可能,于是试着将小馒头煎一煎,味道倒蛮好,稍作一些改良和调整,生煎馒头就此登上上海的舞台。
老派生煎小悠悠,只滋润而不油腻
阿拉小辰光,吃生煎馒头绝对是一件大事体,远没有吃大饼油条那么简单。常常在石库门人家的弄堂口会有只生煎馒头摊,大大一只平底锅里,排满一只只小馒头。镬盖一盖开始煎了,老板兼师傅手捏揩布扶定锅沿,慢慢转动,保证一锅馒头均匀受热。几分种后掀开镬盖,舀一勺水下去,马上又盖上,让锅里产生蒸汽,连煎带蒸使馒头煎熟。最后揭开镬盖,围在四周的食客一阵骚动,纷纷递上钞票,一面报上三两、四两的数目。老板娘有条不紊地收了钱,找好找头,及时将各人的小钢筋锅递给男人,报数予以复核,男人则将生煎装进小锅。一时,一锅生煎售罄,又开始煎下一锅,包馒头的就是老板娘,夫妻老婆店就是这样经营的。
上海滩生煎馒头店交交关关,多数人就在屋里向附近的弄堂口解决。但上海也有几家名店,一曰吴苑饼家,系姑苏人士汪桂生所开。汪先辈系滑稽票友(一说演员),因为喜欢吃生煎,自己干脆开一家店。其生煎特点——皮薄肉鲜,底板黄,微焦而脆却不硬,肉馅滋润却不是一泡皮冻汤,味道好,价钿公道,所以生意一直很好。据其外孙周少铿说,店里许多老师傅星散到上海各处,几年前,还有最后的师傅在彭浦新村附近生煎馒头店当技术顾问。上海闻人黄楚九开过一家萝春阁茶楼,黄老板每天到店视事前,喜欢放下身段去附近弄堂小店吃生煎,某一天发现店已关,一问才知师傅不肯偷工减料被老板炒鱿鱼。他当即把那位坚持质量的师傅请到萝春阁,从此生煎成为萝春阁一大特色,以致后来萝春阁为主营生煎的特色店。黄氏凋零后,几经易手,由唐妙泉经营。1932年唐老板在四川中路汉口路口开了大壶春馒头店,1956年公私合营后改为大壶春店心店。
后来,生煎吃得少了,前几年,某羊生煎大红于上海,我也被朋友带去吴江路吃过。他让我找位子坐下,自己去排队买生煎。那店桌、凳、地板无处不油,等生煎买来,又大又油,咬开皮子,一泡肉皮冻化成的油,实在吃勿进,咬了一口吐掉作罢。回家因为西装裤屁股上一滩油迹,被老婆大人臭骂一顿,勒令一周不得在外吃饭。从此见生煎就吓。心想,老派生煎小悠悠,只滋润而不油腻。如要大,去吃新亚大包好来。如果要吃一泡汤,去吃汤包好来。
遇到德志,找回上海生煎的味道
直至遇到德志,我才重新找回上海生煎的味道。那是有一次,作家沈嘉禄兄在外共同进餐时向我推荐的,我说,自己已经多年不吃生煎了。他说是老派生煎,侬去吃吃看。嘉禄兄为人忠厚,从来不打逛语。他祖籍绍兴,我母亲是宁波人,两人口味相近,遂约了礼明弟同去,地点是复兴中路近顺昌路口,离我和嘉禄幼时出生地都不远。我们每人吃了二两生煎,外加一两小馄饨,感觉很好,很满足。生煎属半发酵(轻发酵),面白且松软,肉馅不松不紧(肥瘦得当),有鲜味。汤水不多但已够滋润。馒头上有葱和黑芝麻,最妙的是生煎底板黃而微焦,咬口脆而不硬。而后赶到的老板宗沛东告诉我,生煎馒头是上海土生土长的北派南创草根点心,其制作好坏取决于发面过程,而这一过程的复杂度又取决于加工时的气候、水温、发面的酸碱度、烘制时的水量及技巧等一系列因素的环环相扣。这是目前其他非传统工艺的生煎品牌所不能及的。正因为半发酵,冷了不会塌下去,面皮还保持松软而薄。
从此恢复吃生煎习惯,后来我才得知,德志这一上海传统生煎品牌,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解放前上海横浜桥地区的制作传统。德志最后的老师傅后来在复兴中路217-219号的益民食府传承了原有的配方和手艺,在重新收集整理传统生煎配方基础上,2006年对“德志商标”进行了注册和保护,定为半发酵酱汤型生煎。
吃生煎时要配汤,一般为油豆腐线粉汤、咖喱牛肉汤、百页包汤、鸡鸭血汤、双档汤等。目前,德志已成功申遗,在上海有5家分店,重庆北路188号(大沽路口)的店24小时营业,在澳门地区也有1家分店。因为上海有中心厨房,其肉馅是自家采购猪腿肉进行加工,避免了淋巴、血污等异物,这样不但保证了生煎的卫生,口味也更加纯正。 |